百度 ”  不过,在流行文化的强势冲击下,儿歌的传承也面临尴尬:一方面是传统儿歌趣味芜杂,需要甄别;一方面是新创作的儿歌能唱响的不多,对孩子们的吸引力、影响力偏弱。

本报记者 袁灏 王鹏强 通讯员 许俊霖

案件回放

风景秀丽的狮头山森林公园位于福建省云霄县大帽山,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。今年6月,游客吴先生一家在森林公园内发现一株挂有金红色果实的低矮植物,果子色泽鲜艳、形态独特,吴先生十分喜爱,准备将该株植物移植回家。正在他采挖时,被云霄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巡逻民警和林区工作人员及时发现。经现场确认,该植物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“金豆”,私自采挖属违法行为。

民警要求吴先生与工作人员一起将被破坏的野生“金豆”重新种植到狮头山生态修复基地。

因采挖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,云霄县公安局联合林业部门依法对吴先生进行处罚。目前,经专业养护,该植物已成功存活。

案情分析

本案折射出部分游客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。有些游客不遵守旅游文明行为公约,又缺乏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基本认知,仅因好奇或喜爱便擅自采挖,这不仅给野生植物的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,也可能因采挖行为触犯法律法规被追责。

民警支招

施喜德(福建省云霄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大队长):

游客在景区游玩时,要认识到野生植物的生态价值,严格恪守“不触碰、不采挖、不携带”的行为准则,对野生植物的欣赏,理应止步于观赏层面,切不可因个人喜好而非法占有甚至破坏,否则可能因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被追究刑事责任。

此外,保护生态环境、保护生物多样性还需多方共同努力,相关执法部门需严格监管,加强对景区的有效管理,在入园处增设科普专栏,供游客扫码学习法规、案例,展示盗采植物标本,摆放典型案例展板,开展生态修复体验活动,引导游客提升生态素养和法律意识,做到文明游览、敬畏自然,守护好珍贵的“生态瑰宝”。

编辑:刘辉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长按二维码
关注精彩内容